前言
今天聊的话题叫冒名顶替综合征,英文名叫 impostor syndrome。他是指总感觉自己很差,但其实还不错的。
想聊这个话题来源于看了Julie Pagano: It's Dangerous to Go Alone: Battling the Invisible Monsters in Tech - PyCon 2014。
这是11年前的视频,但是其说的话题,今天对刚开始编码的人来说,或者说对总深陷于挣扎与自责的编程人来说,
依然有效。所到底,这是一个心理问题,不仅仅在编程行业。不同的行业,肯定都有。
对我来说,我是后者,所以看了这个视频,就记录下自己的观看心得。
感受
对我来说,触发这个症状的起因有几个或者说,以下情况会触发一些微妙的感受:
1.当我看到别人写的代码比我好的时候。
2.当我看到别人写代码总写的那么快的时候。
3.当一天下来,我只解决了一个bug,这个bug看了很久,最后居然是个小问题的时候。
这种感受,在国内,近几年会聊到的话题,不配得感,感觉是差不多的意思。
视频里提到编程不要不要单打独斗,我感觉我有点这种感觉。而且我特别感觉到,很多前端开发者似乎
都有一种看待彼此同行的高傲,在竞争激烈的这个岗位上而前端在整个产业链其实重要性下降的情况下,这种普遍性格尤为突出。
我讨厌这种性格,更讨厌我有这种性格。
不过这是我的观察。但愿是个幻觉。
要怎么做呢
说到底,其中缘由,是不自信。所以所以所有有利于提高不自信的方法都是可以的。比如:
1.区分事实和幻觉:要静下来想想我现在是不是被默认模式所困,所谓默认模式,就是我们天生的, 从小到大养成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提醒自己要区分,要怎么做为好。刚开始这种提醒要养成习惯, 因为大脑神经还没有养成新模式的结节,我们还会重复原来的模式去干。并且要定期,比如起床后, 睡觉前,做这样的提醒。
2.想象自己是全能的开发者,先假装,再实现。同样的,也可以定期去假装,然后去实现。
3.不自信的人,很多人都不爱自己,不尊重自己。
要写的话一大堆。
比较关键的可以看这篇文章克服冒名顶替综合症的10个步骤。
参考连接
2. Julie Pagano: It's Dangerous to Go Alone: Battling the Invisible Monsters in Tech - PyCon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