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和大模型对话的次数,返回的代码质量也在降低,我想复杂度增高,代码 质量降低是可以想象的。所以要花的时间去审核代码就增多,同时提示词,和相关操作 也要做好做满来降低大模型的思考门槛。
我想最近说vibe coding和自己写代码,花的时间更多的原因在这里吧。
不仅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专门为生产代码而生的大模型,一开始出来都会有很多 噱头,并且有数据展示自己大模型能力超过了谁谁谁。但是实际用起来好就还好 没有宣传那个样子。我用了qwen是这样子。其他博主也有这个反馈。
最近在用codex ,它还不错,就是慢了点。